高三语文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29 23:49:44 高三

  高三语文试题(二)

  曹县一中高三语文组 201X-5-8

  注意事项:

  ① 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l50分。

  ② 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考试结束只

  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I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 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 秋稔 (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

  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 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 (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

  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3分)

  A.秋稔 (rěn)冬祥 意蕴

  B.楹 (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 (gāi) 撰 写

  D.镌(jùn) 刻 锒锒上口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仅是欣赏。创造和欣赏都要见到一种意境。欣赏见到意境就止步,创造却要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比如我此刻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其中园亭、花木、湖山、风月,件件都了然于心,可是我不能把它画出来。我何以不能把它画出来呢?因为我不能动手,不能像支配筋肉一样任意活动。如果我勉强动手,我所画出来的全不像我所想出来的,我本来要画一条直线,画出来的线却是七弯八扭,我的手不能听我的心指使。穷究到底,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

  这种筋肉活动不是天生自在的,它须费一番功夫才学得来。我想到一只虎不能画出一只虎来,但是我想到“虎”字却能信手写一个“虎”字出来。我写“虎”字毫不费事,但是不识字的农夫看我写“虎”字,正犹如我看画家画虎一样惊羡。一只虎和一个“虎”字在心中时都不过是一种意象,何以“虎”字的意象能供我的手腕做写“虎”字的活动,而虎的意象却不能使我的手腕做画虎的活动呢?这个分别全在有练习与没有练习。我练习过写字,却没有练习过作画。我的手腕筋肉只有写“虎”字的习惯,没有画虎的习惯。筋肉活动成了习惯以后就非常纯熟,可以从心所欲,意到笔随;但是在最初养成这种习惯时,好比小孩子学走路,大人初学游水,都要跌几跤、喝几次水,才可以学会。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学一门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么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推广一点说,一切艺术上的模仿都可以作如是观。比如说作诗作文,似乎没有什么筋肉的技巧,其实也是一理。诗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情感都见于筋肉的活动。思想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喉舌的动作。比如想到“虎”字时,喉舌间不免起若干说出“虎”字的 2

  筋肉动作。这是行为派心理学的创见,现在已逐渐为一般心理学家所公认。诗人和文人常欢喜说“思路”,所谓“思路”并无若何玄妙,也不过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6.下列关于“筋肉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筋肉活动是艺术创造过程中,在所欣赏的意象的支配下,实现手能从心,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的一种活动。

  B.艺术方面的筋肉活动不是天生自在的,须费一番功夫才学得来,在学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麻烦,就像大人要学会游泳总要喝几次水一样。

  C.从事一项艺术活动,最初都要经过一番练习,使筋肉活动成为习惯,这样才可以达到从心所欲、意到笔随的境界。

  D.不同的艺术,筋肉活动的方式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而这技巧,则是学好一门艺术的一个前提。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造是对欣赏的一种升华。创造之中都会有欣赏,但创造是在欣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把欣赏到的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B.如果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却不能把它画出来,这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筋肉技巧,这样即使勉强动手,所画出来的全不像想出来的。

  C.作者认为,学习写字临帖等不是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现场学习,以避免自己去暗中摸索和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D.思想、情感好像离筋肉活动很远,实际上也是有关联的。这种观点虽是行为派心理学的创见,但现在已逐渐为一般心理学家所公认。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字、作画、弹琴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这表明不同艺术活动的筋肉技巧是有差异的。

  B.不识字的农夫看“我”写“虎”字,正犹如“我”看画家画虎一样惊羡,这都是因为不会。其实写“虎”字和画虎一样,只要练习过就可以做到。

  C.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都是在模仿,而这种模仿也是学习,能够使人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

  D.诗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而情感和思想都离不开筋肉活动技巧,文人和诗人所谓“思路”,其实就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③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反:通“返”,返回

  B.不足以席众客 席:宴请

  C.子瞻于是最乐 于是:对这件事

  D.而以适意为悦 适意:心情畅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往往留宿于山上 得复见将军于此

  B.有废亭焉 则将焉用彼相矣

  C.酌水而饮之 我腾跃而上

  D.及其既厌 吾其还也

  11. 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 )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③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⑤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高三语文考试题]相关文章:

关键词: 富有 激情 演讲稿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www.lubiao.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高三语文考试题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