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9 21:36:09 教学设计

  《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芦花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导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会赏析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能把握其性格特点。

  3.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风格。

  课文初读

  1.看导语,默读课文,标注课文段落,给课文划分结构。

  2.读课文3—5遍,划出你认为精彩的段落(最好是对老头子的精彩描写),做好批注。

  3.读完《芦花荡》,文中老头子的形象使你联想到了谁?请把他的故事简要写在下面。

  4.你认为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字词精粹

  1.给加点字注音并且抄写下列词语,写会为止。

  悠闲(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蹿( ) 仄歪( ) 飒飒( ) 泅着( )转弯抹角( ) 张皇失措( )

  2.解释词语。

  能耐: 悠闲: 央告: 吆喝: 转弯抹角:

  3.词语积累:

  (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2)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3)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4)胆寒:害怕

  (5)阴森:阴沉,害怕。

  (6)提防:小心防备。

  (7)尖利:尖锐;锐利。

  (8)能耐:技能,本领。

  (9)悠闲:闲适自得。

  (10)央告:央求。

  (11)阴惨:阴沉暗淡。

  (12)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13)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14)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15)歇凉:乘凉。

  (16)遮掩:遮蔽,遮盖。

  (17)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18)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走近文体与作者

  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2.《芦花荡》从体裁上来看是 ,作者是 ,他是 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 。

  3.孙犁与“荷花淀派”: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腕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淀》。《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4.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都能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课堂学习

  一、活动·研讨

  交流碰撞

  1.初读课文后,理清本文的三要素。

  人物: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

  环境:

  情节:

  2.

  找出本文主人公的核心性格,文中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老头子的自信与自尊的(标注在课本上),又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理解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各抒己见

  1.标画本文的景物描写,试举一个例子进行分析,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文章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怎么不介绍他的名字?

  问题聚焦

  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二、课堂检测巩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题目,体会本文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一)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3.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4.请在选文中划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第4段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二)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2.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4.“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5.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关键词: 青鸟 读后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www.lubiao.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芦花荡教学设计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