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吕胡群 | 更新时间:2024-04-19 11:52:17

  其它回答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课标语)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课标语)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具体的范畴。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因此,《语文课标》传承了一切《语文大纲》的提法。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于永正)

  所谓“人文”,顾名思义:一是“人”,“人性”;二是“文”,“文化”;将“人”与“文”的合提,就是说“人性”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是有机的整合。这并不是人为的、牵强附会的糅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规律性。这种事实就是:人类的进化发展是一种“人为文之根,文为人之本”的过程,即人创造了文化,传承了文化,丰富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引导了人,滋养了人,成就了人,人与文化是互生互动的,社会形态的人与文化互动的即时状态,是互动的空间存在形式;而历史进程是人与文化互动的历时状态,是互动的时间存在形式。

  ——林宣龙《走向人文: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我说的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性。…………如果我们把眼光定得实际一点,让最普通的老师都能理解、接受,并在教学中能够加以体现,我以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也就是眼中不能只有语文,只有语文的分数,还要有人,人的生命,人的发展,人的精神的成长。

  ——黄厚江《“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样统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也有两种偏向:

  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

  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王荣生《语文课程改革与“双基”训练》?

  以上是所搜集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工具性”、“人文性”的阐述。人文性谈得多一些,因为一线教师比较陌生。工具性谈得少一些,因为“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认识由来已久,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文字〔字、词、句、段、篇 〕进行扎实实的训练。下面是我搜集的两个案例,配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用来加深对工具性、人文性的认识。

  j、q、x与ue相拼的教学

  案例一

  师:请小朋友看老师板书,比一比谁看得仔细。〔师板书:j—ue—jue q—ue—que x—ue—xue〕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ue到了jue 、que 、xue里面u上两点没有了。

  师:你真聪明,说得对。小朋友们请注意:j、q、x与ue相拼u上两点要省去。请大家跟老师后面读,加深印象。

  〔师领读〕

  思考:这一案例,教者只关注了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掌握j、q、x与ue相拼的规则。因此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很简单,基本处于“告知”的状态,根本不关心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案例二

  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动画。多媒体演示,j慢慢地走过去,在和ue挨着的时候ue上两点去掉,手拉手走,停止后变成jue ,q、x同样如此。伴随着画面,老师这样说道:“小u见到j、q、x,脱下帽子敬个礼。你看,小u多有礼貌呀!”学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围中不仅学得j、q、x与ue相拼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礼貌教育。

  思考:这位老师不仅关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采用了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健康构建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一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理念。

  当然,还有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刀——杀猪时“工具”,救人时“人文”。可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所谓“文以载道”。

  吴一以|2016.01.08

关键词: 如何 正确 理解 语文 课程 工具 人文 统一

  其它回答 一、“天光云影共徘徊”——说“统一”

  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疑,这种针砭时弊的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 “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对此,我有如下认识:

  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

  说了千遍万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以下是两个有待反思的案例。

  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

  案例2:人教版第十册《放弃射门》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福勒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是个公平竞争的人。

  生:他是个时刻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他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风尚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福勒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不让对手受伤。

  生:福勒这样做,是为了公平竞争。

  生:是为了给观众一场精彩的比赛。

  生:……

  师:从福勒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

  似乎,这两个片断既涉及了工具性,又涉及了人文性。但是,它们绝对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统一”。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地理解了语文的性质,将工具和人文截然分裂了。案例1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工具性,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案例2的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放弃射门》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吗?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里?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什么作用?

  三、“欸乃一声山水绿”——悟“统一”

  说了这么久,问了这么多,总该悟出一些什么来了吧!此时,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我一直在追寻语文教学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我心中永远的山水。

  1、 语文首先应该是姓“语”,再是“文”。

  我觉得语文教学还是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比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时,我是这样处理有关“大猫”的段落的。一是引导学生摘录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作为统领全段学习的中心句。二是紧扣“古怪”一词,让学生在文中找找划划,体会猫的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确实地让学生感知猫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三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对于句式“说它……的确是呀……可是”的赏析以及运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我逐步从课内练习拓展到课外发挥。如先引导学生根据第2、3自然段的内容用上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既巩固课文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再引导学生联系课外生活进行想象说话。我想,当学生在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时,是不难体会到他对猫咪深深的喜爱的。

  2、 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辨证统一,但也应根据文本特点,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由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程更亲近于人的精神、情感、志趣、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特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但如果就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堂课而言,我认为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

  比如教学《太阳》一文。由于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与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的关系等等,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这种课文的教学就应该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太阳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主动质疑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侧重点就应该落脚于语文工具性这一层面。

  又如教学《猎人海力布》这一课。由于这是一个凄美感人的民间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热心助人,舍己为人”这样深厚的人文情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环节,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这一类的教学,我觉得侧重点就应该落脚于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上。

  综上所述,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

  许勤娜|2016.01.08

关键词: 如何 正确 理解 语文 课程 工具 人文 统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www.lubiao.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