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9 18:55:07 三年级

  一.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背诵这首诗,能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抄好古诗的黑板

  一、课前谈话

  我们中国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你读过哪些?和大家说说

  二、揭题,比较,读好诗。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古诗两首》。

  出示两首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正音:烛(zhu),应(yīng)悔

  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1. 每行的字数相同。是的,每行7个字也叫七言诗。七言诗在朗读时是二二三的节奏,(课件出示,指名读)你能像这样给《嫦娥》这首诗也标上节奏号读一读吗?男女生读。

  2.每首诗里都有一个神话传说。一个是《牛郎织女》,一个是《嫦娥奔月》。

  还真是,古诗里有写到神话故事的内容,我们是头一次遇到。

  三、学习《乞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乞巧》

  1. 乞字怎么记?吃-口,对,注意最后一笔横折弯钩,横折往左斜。书空

  2. 乞巧是什么?读一读资料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

  交流:

  ①乞巧是个节日。(是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夕节)

  ②传说向织女乞取智巧。(你知道织女吗?)

  生介绍织女。

  小结:织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栩栩如生,她织的花,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像活了一样!

  乞巧原来是人间的女子向织女乞取智巧。

  ③乞巧的方式很多。对月穿针,正午观影

  乞巧节的习俗真有意思,我们来读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

  1.体会想象丰富

  在七夕节的晚上,牛郎织女相会了。(从哪儿读懂的?)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从哪里读出是七夕节的晚上?(七夕今宵,)

  噢,宵就是晚上。这句诗里还有一个霄,他们俩读音相同,长得也很像,怎么把他们分清楚?

  辨析:霄-宵

  宵:宝盖头表示屋子,晚上人们都在家中睡觉。

  霄:雨从天上来,霄表示天空。碧霄就是碧蓝碧蓝的天空。扩词:云霄、九霄云外(在书上写一写)

  七夕节的晚上,我们抬头仰望,你看到了什么?

  碧蓝的天空,闪烁的星星,美丽的银河(多么美的画面,读一读)

  看着看着,你想到了什么?

  生: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相会了。(你的想象真丰富)

  你们知道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吗?说说。

  真感人,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个河就是(银河),桥就是(鹊桥)。补充板书。

  齐读,小结:七夕节的晚上,诗人望着碧蓝的天空,想到了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情景,象真丰富。

  2.体会心愿美好

  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读懂了什么?

  a乞巧的女子多,(家家)

  b女子的心愿多,(穿尽、几万条)

  是啊,家家户户的女孩们都在月下穿红丝,一条又一条,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的穿啊穿,为什么?

  生:她们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双像织女一样灵巧的手。

  是的,乞手巧,还乞取什么?

  出示《乞巧歌》,拍手唱,交流乞取什么。

  小结:一根红丝就是一个愿望,穿尽红丝几万条,原来她们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啊(补充板书:愿望美好)

  四、背诵、拓展

  1.齐读,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2.拓展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

  《嫦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 屏、烛、晓、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中秋节,我们欣赏着皎洁的月亮,相信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月》)

  2.了解《嫦娥奔月》故事。

  师:谁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学生说。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些?

  课件出示故事,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

  3.揭题。

  师: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月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

  二、了解诗作,走进作者。

  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

  师: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3.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诗,感受李商隐幽怨绵长的情怀。

  出示悲情诗组,师生配乐吟诵。

  三、学习《嫦娥》,感受诗意。

  1.通读古诗。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诗《嫦娥》

  出示整首诗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把诗句读通。

  学生自由读

  (2)师:读诗是三分意七分读,从读中可以听出你对诗的理解。刚才,老师从大家读诗的表情看出了你的用心。现在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3)师: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进诗里边,想听听吗?

  师配乐范读。

  (4)师:听出老师的一些感受了吗?大家也用心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我们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

  (5)师:这一回,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换过来再读一遍。

  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1)师:读了李商隐的诗,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2)师:诗中哪些字或词令你有这样的感受?

  读诗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请你再静静地反复默读,用笔作上记号。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画、交流、汇报;齐读全诗

  3.品读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心境 (从字、词到句)。

  (1)师:这个夜晚,作者睡着了吗?哪句诗写出了他此刻看到的景象?

  课件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①师:他都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字能读懂他的心情?

  ②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③读这两句诗(个别读、齐读)

  (2)师:惆怅无眠的李商隐望着高挂夜空的明月,他仿佛看到了谁?

  齐读诗句(课件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师:你能感受到嫦娥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从哪些字或词中读出她的心情?

  ②指名读、齐读

  4.小结,齐读。

  师:李商隐这夜夜难眠的心似乎只有深居广寒宫里孤独的嫦娥能读懂,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齐读全诗

  四、想象补白,感受经典。

  1. 想象补白

  师:当长河、晨星都渐渐退去,只有碧海青天仍在。如果你是这清晨里最后一丝投进这云母屏风来的月光,你想对此刻的李商隐说些什么呢?

  师: 把你的想法带进诗中,再读----(齐读诗)

  2. 读组诗,了解明月意象,感受经典魅力。

  师:孤独的时候,思念的时刻总让人不禁抬头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写了了许多借明月抒情怀的诗。

  课件出示诗组---《静夜思》《中秋》《枫桥夜泊》《八月十五夜月》

  师生配乐同吟诵,感受经典的魅力。

  五、拓展训练,回归文本。

  1.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播放视频音乐《明月几时有》

  师:神秘莫测的月亮啊,你承载了多少代人的飞天寻梦之旅呀。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是千百年来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的话,那么,如今,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已经实现了这个梦,而神州6号嫦娥1号又把我们的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假如你登上了月球,来到了月宫,又会续写怎样的神话故事呢?

  课件出示拓展训练:续写神话故事

  2.把《嫦娥奔月》讲给他人听。

  板书设计:

  借 嫦 娥

  抒

  孤 寂

关键词: 精选 经理 年度 工作 总结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www.lubiao.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人教版三年级下《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学设计相关范文